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原创天地
暴雨将至 心跳先擂鼓
作 者:闫红英
来 源:白合收费站
添加时间:2025-08-27

       凌晨两点,太行山脊尚在梦里,雨先醒了。它踮着脚尖,从云层里垂下一根细线,轻轻敲在保阜白合收费站的铝顶棚上,“嗒”——第一声像探路;“嗒嗒”——第二、第三声像叩门。七个小时过去,雨丝仍旧那么温吞,像一首慢板前奏,却让人们把耳朵竖得更高——气象台的短信写着:今晚,暴雨。

       上午九点,铅云低得几乎贴在岗亭的避雷针尖。

       李柏站长推门而出,打着雨伞,雨珠四散,像碎银滚进排水沟。他抬头,看见值班站长高乃武正把巡查表折成巴掌大,塞进透明防水袋;办公室的王茜也跟着出来巡查,没有人喊口号,雨声就是鼓点,他们列队,向广场深处走去。

       第一站——收费广场。雨水在路面铺成一面暗镜,镜里倒映着顶棚的钠灯和远处青灰色的山。高乃武蹲身,两指探进伸缩缝,黑水没过指节,却顺畅地流走;他抬手,在表格上打个钩。李柏则仰头,目光顺着PVC排水管一路往下,雨线成串坠落,砸在他雨伞檐上,“噼啪”一声,碎成八瓣。

        第二站——配电室。铁门拉开,干燥空气与潮冷撞个满怀,腾起一团白雾。小刘把红外测温仪当手枪使,“三十六、三十七……正常。”报数声脆亮,像子弹击发。李柏俯身看柴油发电机油位,金黄液体在玻璃管里微微晃,像一颗不肯被惊扰的心。他在日志上写:9:20,油量92%,试启动正常——字迹被电灯光照得发亮,仿佛给黑夜提前点亮一盏灯。

        第三站——边坡。山路被雨泡得酥软,一脚下去,泥浆挤出咕哝声。高乃武走在最前,手电筒光柱劈开雨帘,照见挡墙缝里渗出一线黄泥水——“山体在呼吸,别怕。”他像在安慰山,又像安慰自己。王茜举伞护相机,快门“咔嚓”,定格每一块欲坠的岩面;镜头里,雨水顺着岩层奔跑,像无数透明的蚯蚓。

       坡顶,李柏忽然抬手,众人屏息。对面山谷,云雾正翻滚、堆积,像一锅煮开的牛奶。一声低沉的“轰——”不知是闷雷还是山洪在试音。那一刻,所有人不约而同攥紧手心,仿佛怕惊动一场尚未揭幕的大戏。

       第四站——应急仓库。铁门拉开,干燥木屑味扑面而来。编织袋码成墙,铅丝网卷成柱,救生绳盘成圈,像沉默的军队。高乃武用脚点抽水泵轮胎,“气足。”小刘把雨靴在麻袋上蹭泥,顺手搬出一箱应急灯;李柏提马克笔,在箱盖写下粗黑一行:暴雨专用,勿动。字迹未干,像一道军令。

      巡查完毕,已近正午。雨丝依旧,却更密,像把慢板突然拉成急板。众人回楼,雨伞放下,水珠砸地板,噼啪作响。王茜把巡查表放到办公桌上,纸页卷曲如焦叶。李柏捧姜茶,站在窗前,看雨线把远山剪成模糊剪影。

       下午两点,雨丝终于变粗。风从山口灌进来,卷起雨幕,像抖开一匹巨大的灰布。李柏最后一次蹲下身,把被雨水冲歪的警示牌扶正,手背抹去泥。那一刻,他像给即将上场的拳击手系鞋带——对手,是即将到来的暴雨。

       雨点砸在雨伞上,声音越来越密,像千万面小鼓同时擂响。

       李柏抬头,乌云正缓缓压下山巅,像巨掌合拢。他知道,真正的暴雨,就要来了。

       而白合收费站,已把每一颗螺丝、每一根缆绳、每一颗心,都拧得紧紧的。

       只等那声炸雷,拉开今夜鏖战的序幕。


(点击数:38)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